中国采购与招标网首页 > 招标采购 > 行业动态 > 正文

财政部等五部门颁布建议进一步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点击数:4021 发布时间:2025-06-05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财政部等五部门颁布建议进一步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财资环〔2025〕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打造“本钱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紧转化路径,有益于促进地区协调进步。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规范改革的建议》、《关于打造完善生态商品价值达成机制的建议》与《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打造完善分层分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长效化运行,经国务院赞同,现提出以下建议。

  1、总体需要

  坚持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方位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打造覆盖愈加全方位、权责愈加明确、方法愈加多元、治理愈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达成生态商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真的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便宜。完善奖罚分明的规范机制,坚持“哪个污染、哪个治理,哪个保护、哪个受益”,强化勉励约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各地基本打造覆盖辖区内重点河流的跨地区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跨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草原、大方、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点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得到有益探索。到2035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全方位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其要紧支流,并向更广范围、更深内涵、更丰富形式拓展,生态环境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变,国家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愈加完善,漂亮中国建设效果显著。

  2、重点任务

  (一)中央层面统一级建造师立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中央层面打造统一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统称省)干流入境、出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以下简称断面)水质变化与本省干流全部断面水质较以前年度变化状况,统一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达成经济利益省际合理横向转移,体现生态商品价值导向。

  (二)地方层面自主深化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建设。流域省可在中央层面打造统一机制基础上,选择拥有要紧生态服务价值、受益主体明确的流域,自主协商拓展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并积极拓展覆盖全辖区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已经打造机制的,要根据协议需要,细化责任义务,强化精确保护,抓好协同合作,推进长效化运行,不断巩固效果。

  (三)拓展补偿范围。鼓励地方在总结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其他具备外溢性的生态环境要点拓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达成路径。加快探索其他生态环境要点指标设定、数据监测、保护本钱核算、量化考核等,因地制宜拓展森林、草原、大方、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点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四)丰富补偿要点。对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流域省可从流域系统性、完整性出发,以持续改变水生态环境水平为核心,稳步有序推进将常规水质指标以外的特点污染物、水量、水生态指标与流域功能定位、供水安全等列为补偿要点,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流域将入海河流总氮指标纳入生态补偿。对其他生态环境要点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要结合各自特征,科学研究评估办法。

  (五)健全补偿标准。流域省可结合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本钱和进步机会本钱、水污染责任划分、水质改变收益、水资源用量、资源性收益、受益区域支付能力等原因,综合确定补偿标准,更好体现勉励与约束。鼓励生态商品供给地和受益地根据自愿协商原则,探索将生态商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商品实物量及水平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

  (六)革新补偿形式。鼓励上下游、左右岸在明确各自权责的基础上打造三方或多方参与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补偿方法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借助和保护修复的不同环节,打造开发借助主体和保护修复主体利益连接机制。推进补偿方法从资金补偿向多样化补偿拓展,鼓励地方通过联建生态产业园区、技术援助、智商支持、定向人才培养、定向招工等丰富补偿方法。

  (七)夯实平台支撑。充分发挥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管理平台服务功能,督促拓展工作、准时发布数据、强化交流协商、跟踪补偿资金用等。充分借助平台数据综合集成、全方位系统的优势,探索拓展生态商品价值计量,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逐步由单一生态环境要点向多生态环境要点转变,丰富生态补偿方法,加快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多种现实转化路径。

  3、组织保障

  (一)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各省人民政府要在组织好省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省际协商谈判,并不断向多样化、市场化等补偿方法拓展。协商过程中,可由下游省负责提出协议策略,涉及左右岸一同作为上下游的,可由右岸省负责提出协议策略。协议签署后,要准时拓展资金清算和成效评估,尽快谋划续签工作。

  (二)强化业务协调指导。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进步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要联合打造稳定的业务协调指导工作机制,推进资金预算实行、水质监测、水资源监测等信息共享。要加大对地方工作的指导,规范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文本,打造省间相互通报机制,一同研究解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中遇见的重大问题。

  (三)优化勉励约束政策。坚持结果导向,进一步突出奖励差异性。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工作质效高的省给予奖励。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健全中央奖励资金的用法范围和方法,各地可结合当地区实质状况,按规定用于与流域保护有关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经济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变等方面。要加大补偿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对因落实保护治理责任不力、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等影响下游省的,中央财政可采取扣减资金等手段。

  (四)健全基础研究支撑。深入拓展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有关技术研究。加大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支撑能力建设,完善调查体系和长效监测机制,加快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本底调查。加大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范围科研成就交流。鼓励拓展大方污染、海洋污染溯源,危险废物跨地区转移处置与其他生态环境要点机理、权责界定、生态价值评估等有关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进步改革委 水利部 国家林草局

  2025年5月30日

附件下载:

有关文章: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国内最大的企业招标采购平台,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招标采购,招标公告,工程招标,招标代理,招标公司,招标信息,政府招标、采购、拟在建项目信息及网上招标采购等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https://www.frqyw.com/)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https://www.frqyw.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